【打風必備】颱風暴雨必備罐頭午餐肉 食安中心拆解午餐肉成分【附16款營養比拼】

食用安全

發布時間: 2022/07/01 15:26

分享:

分享:

食安中心拆解100克午餐肉成分。(相片來源:食安中心)

強烈熱帶風暴「暹芭」逐漸移近本港,天文台將考慮在今晚6時至9時改發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。打風落雨下難以外出,多數市民留在家中煮食,少不免會吃儲備的食材乾糧,如港人至愛的午餐肉。食安中心就曾拆解過一塊午餐肉的營養成分,僅脂肪已佔16%,為人體每天攝取上限的16%。

最新影片:

食安中心表示,午餐肉及部分香腸是由肉類、水及醃料(包括鹽及亞硝酸鹽)等必要配料製成的合成食品,當中亦可加入脂肪(動物脂肪或植物油)、香料、其他配料及添加劑。

由於加入了食鹽及亞硝酸鈉,午餐肉的鈉含量通常很高。在午餐肉加入脂肪更可令肉質更柔軟,味道更可口。

每100克午餐肉(約半罐小罐裝午餐肉)成分:

  • 平均含有大約1000毫克鈉,佔世衛所建議鈉的每天攝取上限2000毫克的50%
  • 平均含有約16克脂肪,佔世衛所建議脂肪的每天攝取上限60克的27%(以2000千卡膳食計算)
  • 61%為水分、12%碳水化合物、9%蛋白質等

同場加映:16款午餐肉脂肪及鈉含量大比拼

點擊圖片放大
+16
+15

食安中心指出,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(IARC)的分類,加工肉類(包括午餐肉及香腸)屬會令人類患癌(第1組),每天食用50克加工肉類可增加患大腸癌的風險18%。世界衞生組織(世衞)建議進食肉類的人士應節制進食加工肉類,以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。

而攝取過多鈉會增加患上高血壓的風險,而攝取過量脂肪則會增加超重及肥胖症的風險,患上心臟病及其他非傳染的慢性疾病的風險亦因而提高。

食安中心建議,市民應節制進食加工肉類,以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。閱讀營養標籤,從而作出知情的食物選擇和減低鈉的攝入量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責任編輯:羅嘉欣